在职研究生
在职硕士
在职博士
高级研修
北京
上海
广东
更多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内蒙古
辽宁
吉林
黑龙江
上海
江苏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东
河南
湖北
湖南
广东
广西
海南
重庆
四川
贵州
云南
西藏
陕西
甘肃
青海
宁夏
新疆
台湾
香港
澳门
深圳大学
MBA、DBA、EMBA
学校首页
院校简介
学院专业
招生简章
报考知识
院校新闻
师资力量
院校相册
在线报名
在职研究生招生网
院校库
深圳大学
院校简介
深圳大学学校概况
深圳大学1983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中央、教育部和地方高度重视特区大学建设。北大援建中文、外语类学科,清华援建电子、建筑类学科,人大援建经济、法律类学科,一大批知名学者云集深圳大学。建校伊始,学校在高校管理体制上锐意改革,在奖学金、学分制、勤工俭学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率先在国内实行毕业生不包分配和双向选择制度,推行教职员工全员聘任制度和后勤部门社会化管理改革,在全国引起强烈反响。
建校35年,深圳大学紧随特区,锐意改革、快速发展。学校秉承“自立、自律、自强”的校训,形成了“特区大学、窗口大学、实验大学”的办学特色,形成了从学士、硕士到博士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已经成为一所学科齐全、设施完善、师资优良、管理规范的综合性大学。深圳大学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全国文明校园。为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学校制定了《深圳大学文化创新发展纲要》,成立了饶宗颐文化研究院、刘宇一艺术院,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一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特区大学文化。
深圳大学现有后海、西丽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72平方公里。学校教学资源丰富,科研设施齐备。校园总建筑面积154.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18.5亿元。图书馆馆舍51202㎡(含西丽校区图书馆一期),全校纸本资源400.79万余册;数据库257种,含全文电子图书232.55万册,全文电子期刊12.48万种。现有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践教学基地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建有国家工程实验室3个,国家工程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8个。
深圳大学现有全日制在校生34949人,其中全日制本科生27564人,硕士研究生7132人,博士研究生253人。在职硕士研究生1340人,成人教育学生18784人,留学生837人。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涵盖哲学、文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医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27个教学学院,两所直属附属医院,90个本科专业。现有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有省级重点学科15个。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博士后工作站1个。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8个;有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8个,其中工程硕士具有授权的领域12个。工程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计算机科学进入ESI学科世界排名前1%,在中国高校扩展版ESI高被引论文排行榜中位列第84位。学校发起组建“全国地方高校UOOC联盟”,加盟高校达122所,上线课程259门,选课学校累计103所,认学分学校累计54所,累计选课人次近50万。2017年本科生获各级各类竞赛奖727项,其中国际级175项、国家级241项、省部级237项。
学校师资队伍结构不断优化,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成果丰硕。现有教职工3464人(不含附属中学),其中专任教师2263人、技术人员557人、管理人员644人。有在站博士后806人,专职研究人员274人,访问教授126人。有外籍教师228人。有中国科学院、工程院院士16人(含短聘5人),美国医学与生物工程院院士1人,美国科学院、工程院、医学科学院院士4人(短聘),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1人,加拿大工程院院士1人,加拿大两院院士1人(短聘),欧洲科学院院士1人(短聘),欧亚科学院院士3人,诺贝尔奖(生理和医学)获得者1人(短聘)。有国家“973计划”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7人,国家千人计划顶尖人才与创新团队1个,中组部“千人计划”63人(含青年千人35人、外专千人1人),长江学者2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0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8人。
学校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科研项目与经费增长显著。2017年,科研总经费超过10亿元;新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81项,跃居全国第23位、广东高校第2位;新增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1项,位居全国第37位、广东高校第3位。SCI收录论文2280篇,SSCI收录论文202篇。获科研奖励2160项。获专利授权327项,其中发明专利授权211项。学报理工版获第四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奖;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论文转载量居全国高校学报第23位。
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人才培养、国际化科研合作、国际化师资建设、国际文化交流”,现与境外244所高校建立联系,开展学生交换、教师研修、合作办学等多种形式的国际合作,全面提升国际交流质量和层次。
深圳大学将继续立足深圳,依托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国际,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引领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实现深圳大学的协调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跨越发展,加快建设成为高水平、有特色、现代化一流大学。
电话咨询
咨询时间:
8:00-24:00
400-969-9523
在线咨询
咨询时间:
8:00-24:00
点击在线咨询
免费电话
立即给您回电
微信咨询
扫一扫立即咨询 >>
客服
电话
报名咨询热线
400-969-9523
报名咨询时间
08:00-24:00
微信
扫描二维码咨询
顶部
免费获得专属《择校方案》及项目价格
多一份参考,多一份选择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