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师范大学

MBA、DBA、EMBA

沈阳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教育学培养方案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学原理学科前身是1953年成立的沈阳师范学院教育教研室,2004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目前,教育学原理专业设有教育基本理论研究、教育社会学研究、教师教育研究、道德教育研究和教育评价研究等研究方向。

学科拥有一支方向稳定、结构合理、志趣相投的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队伍。9名学科成员中,教授5人,副教授4人,全部具有教育学博士学位。

学科拥有省级特色专业教育学专业、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团队—教师专业发展及其保障机制研究团队和高等学校教学团队—育学教学团队、省级精品课《教育学原理》,它们作为学科发展平台和资源将推动学科又好又快发展。

十几年来,学科成员承担的多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一些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在《教育研究》、《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全球教育战略》、《教育理论与实验》、《教师教育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著在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会科学出版社等。

一、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兼具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意识的,爱国爱教、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具有较为扎实的教育学学术功底、较为开阔的社会科学学术视野的,厚基础、懂(教育)技术、适应广的教育学原理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具体培养要求包括:

1、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旨,能够据此分析、解决各种教育实际问题,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和学术修养。

2、较系统地掌握本专业及各研究方向的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熟悉本专业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形成较系统的学科知识修养。能够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使用包括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在内的各种技术手段从事持续学习。

3、掌握基本的教育研究方法,形成基本的教育科研能力:如信息与资料收集的方法与能力、获取新知识的方法与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语言文字表达的方法与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教育基本理论

2、教育哲学

3、教育社会学

4、德育原理

(三)学制与学分

学制3年,学习年限——6年,至少修满35学分。

(四)课程设置

课程分为学位课程和非学位课程。学位课程包括学位公共课(必修)、学位基础课(必修)、研究方向课(课程指定的研究方向必修)。非学位课程包括非学位必修课(必修)、公共选修课(至少选1门,多选课程只计成绩不计学分)、专业选修课(至少修3门,至少修6学分)。同等学力和跨专业的学生需补修所学专业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详见“培养计划一览表”。

(五)课程考核

按照《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课程考试与成绩管理规定》执行。

(六)教学和培养方式

实行导师负责和学科集体培养相结合的培养方式,导师是研究生培养的第一责任人,具体负责个人培养计划的制定、课程设置、教学实践活动等工作的组织协调。课程学习可根据课程性质采取教师讲授、师生讨论、学生自学、读书报告等多种形式。任课教师应着重引导阅读、启发思维和训练写作,培养他们独立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研究生应积极参加校内外各项学术活动,并在导师带领或指导下参加校外专家的讲学、学术会议等学术活动

(七)实践环节

1.教学实践(2学分):教学实践内容可以是辅助教师上课、主持课堂讨论、指导教育实习、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或在教师指导下讲授一定时数的专业基础理论课。教学实践工作量应不少于20个教学日(每教学日以8小时计),可分散进行,也可相对集中。教学实践要有本人详细报告或记录,由院系、导师认真考评。

2.社会实践(2学分):社会实践内容可是担任本科生或低年级研究生的辅导员,参与学校管理部门的行政或教学管理工作,也可是在社会单位进行实习。参加社会实践后要由接收单位做鉴定,本人写详细报告,由学院、导师认真考评。

3.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学分):

(1)研究生在自己的学科领域内根据研究方向,在查阅文献和分析资料的基础上提出论文题目,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选题并写出选题报告。一般选题原则为:

①选择有一定理论和实践意义的课题;

②课题要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问题;

③课题分量和难易程度要适当,能在一年内完成,特别是对实验条件要有恰当的估计;

④要结合导师的科研任务进行选题。

(2)由所在培养单位组织研究生开题报告会,由研究生公开做选题报告,并就一些未尽事宜或问题做必要的阐述和商议。

(3)硕士论文的开题报告主要应包括以下要素:

①论文选题依据:包括国内外研究现状、选题的理论意义或实用价值、研究的特色及重要参考文献目录等;

②主要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或技术难点以及预期达到的目标;

③主要研究方法或技术路线、实施方案;

④年度计划;

⑤论文创新点或论文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预测及成果应用设想;

(4)经过集体讨论和论证,做出是否可以定题的意见,并做好记录。未经开题报告会,不准开展论文撰写工作。

4.学术活动(1学分):参加学术讨论或聆听学术报告至少10次,至少公开做一次学术报告,提交报告提纲,由导师组考评。

(八)中期考核

按照《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中期考核的规定》执行。

(九)学术活动和学术论文

按照《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和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的规定》执行。

(十)学位论文

按照《沈阳师范大学关于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工作的规定》执行。

二、专业著作及期刊

(一)专业著作

1.《论语》,吉林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2.柏拉图,《理想国》,译林出版社,2009年版。

3.卢梭,《爱弥儿》,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4.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5.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6.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7.《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1-5)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丛书,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年版。

8.戴本博,《外国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9.张人杰主编,《国外教育社会学基本文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10.(瑞士)皮亚杰,《皮亚杰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

11.W.F.康内尔著,张法琨等译,《20世纪教育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年。

12.刘佛年主编,《回顾与探索—若干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华东师大出版社1991。

13.雅思贝尔斯,《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

14.杜威,《我们怎样思维、经验与教育》,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

15.孙培青,《中国教育史》,华东师大出版社,1992年版。

16.(日)大河内一男主编,《教育学的理论问题》,教育学学出版,1994年版。

17.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今日的教育为了明天的世界》,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1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学会生存》,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19.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20.(英)约翰·怀特著,李永宏等译:《再论教育目的》,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版。

21.威尔斯曼著,袁振国译,《教育研究方法导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年。

22.(苏)赞科夫,《教学与发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

23.吴康宁,《教育社会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4.叶澜,《教育概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25.(美)布鲁纳,《教育过程》,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版。

26.[加]大卫·史密斯,《全球化与后现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27.朱小蔓,《教育的问题与挑战》,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8.陈桂生,《教育原理》(第二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29.石中英,《知识转型与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30.《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浙江大学教育系选编,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1.筑波大学教育学会编,钟启泉译,《现代教育学基础》。上海教育出版社1986年。

32.[美]库姆斯,《世界教育危机》,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3.[美]克拉克,《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4.任钟印主编,《西方近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5.王承绪、赵祥麟编,《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

36.怀特海著,徐汝舟译,《教育的目的》三联书店,2002年版

37.康德,《论教育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

38.高时良,《学记研究》,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39.罗素,《西方的智慧》,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40.(英)罗素,《西方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63年5月第1版。

41.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版。

42.黄济,《教育哲学通论》,山西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43.泰勒,《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英汉对照版),轻工业出版社,2008年版。

44.(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天津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二)专业期刊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研究》

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3.《课程·教材·教法》

4.《教育理论与实践》

5.《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6.《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7.《教育研究与实验》

8.《全球教育展望》

9.《北京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0.《社会学研究》

11.中国人民大学:《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中小学教育、幼儿教育、社会学等)

12.《教育学报》

13.《新华文摘》(哲学栏目、社会学栏目、文化栏目、教育栏目等)

三、培养计划一览表

培养单位教育科学学院专业教育学原理最低学分:35
研究方向1.教育基本理论2.教育哲学3.教育社会学4.德育原理
课程类别课 程 名 称学分总学时开课学期考核方式修业要求
学位课程公共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2361考试必修
自然辩证法概论1181考试任选一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181考试
外语41081、2考试必修
基础课教育基本理论3541考试必修
教育科研方法3541考试必修
研究方向课中外教育学史(1、2、3、4)3541考试指定研究方向必修
教育社会学(1、2、3、4)3542考试
教育哲学(1、2、3、4)3543考试
德育原理(1、2、3、4)3543考试
非学位课程必修课专业外语2362考查必修
SPSS2362考查必修
选修课公共选修查看当季课程表


考查任选一门
专业选修教师教育研究2364考查至少修3门,至少修6学分
教育名著导读2363考查
教育理论与实践热点问题2364考查
教育文化学2363考查
教育人类学2364考查
教育评价2363考查
实践环节教学实践2


任选一项
社会实践2


文献综述与开题报告1


必修
学术活动1


必修
补修课程普通心理学学生自己安排时间随本科生上课
教育史学生自己安排时间随本科生上课
热门文章

沈阳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学费详解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当中,很多人都面临着就业给予的巨大压力,在职人员都在为了自己的工作发展选择不断努力。有些人以修读在职研究生课程来学习专业知识,其中沈阳师范大学作为知名度较高的名校,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部分学员对于该校在职研究生招生学费不太了解,下文将进行详细解析。招生学费学员攻读沈阳师范大学在

2021年沈阳师范大学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网上确认公告

第一条 报名包括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两个阶段。第二条 报名点的选择:应届本科毕业生原则上应选择就读学校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名和网上确认(现场确认)手续;其他考生(含公共管理、旅游管理等专业学位考生)应选择工作或户口所在地省级教育招生考试机构指定的报考点办理网上报

欢迎报考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

欢迎报考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为保障本年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复试录取工作的顺利进行,选拔优秀学生进入法学院攻读硕士学位,欢迎各位考生报考沈阳师范大学法学院硕士研究生。请各位考生耐心等待国家发布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考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法学院研究生复试具体要求及流程详见沈阳师范大

沈阳师范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辽宁地区招生

沈阳师范大学的非全日制研究生正招收教育类专业,也包括热门的公共管理、法律等专业。课程班均面向辽宁地区招生,授课点主要设在沈阳师范大学校内。目前有想法报名入学的人员,可先简单了解一下有关招生信息:一、招生专业沈阳师范大学非全日制研究生招生专业教育管理小学教育学前教育社会工作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学科教学应用

沈阳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在职研究生招生动态

沈阳师范大学有着悠久的办学历史,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教学的设施齐全,教育资源丰富,有一支业务精湛的师资队伍。该校的部分专业开设了在职研究生教育,其中公共管理在职研究生受到很多学员的喜欢,下面介绍沈阳师范大学该专业的招生情况。一、招生方式沈阳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的招生方式是专业硕士,学员要报名参加该校

解析!沈阳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方式

沈阳师范大学在办学的过程中,始终坚守原则,经过不断的发展和建设,学校的综合实力和教学质量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该校开设的在职研究生课程受到很多学员的喜欢,下面介绍沈阳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的报名情况。一、报名方式沈阳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的报名方式是专业硕士,和该校全日制研究生的报名方式相同。该校在职研的培养目

招生详情!沈阳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科目

目前,沈阳师范大学以专业硕士的方式招收在职研究生,学员通过招生考试,方可参加课程的学习。考试有初试和复试两个部分,初试以笔试的形式进行,复试以面试为主,笔试为辅。下面详细的介绍沈阳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考试的科目。一、考试科目沈阳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的招生专业是公共管理,所以该校在职研究生初试的科目是外国

沈阳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流程详细介绍

沈阳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的招生方式是专业硕士,在职人员在该校毕业后,可以获得受国家和社会认可的双证,所以近年报考该校在职研的人员比较多。为了方便上班族的报考,下面详细介绍该校在职研的报名流程。一、报名流程1、报考人员查看沈阳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根据自身的进修需求,选择要报考的专业。2、学员在该

沈阳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报名流程详细介绍

沈阳师范大学在办学的过程中,不断深化综合改革,推进现代大学制度建设,办学的质量得到了提高,是莘莘学子心中的理想求学之地。该校的部分专业开设了在职研究生课程,下面为大家详细介绍该校在职研的报名流程。一、报名流程1、学员在该校的招生时间内,登录研招网完成网报。2、根据报考点的要求,完成网报信息的现场确认

沈阳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招生简章2022年

沈阳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的招生方式是同等学力和专业硕士。同等学力可以免试入学,后期申硕成功的人员,可以获得含金量比较高的硕士学位证书。专业硕士是考试入学,学员顺利毕业后,可以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和硕士学历证书。为了方便大家报考,下面详细介绍该校在职研的招生情况。沈阳师范大学同等学力在职研究生招生情况专业学

沈阳师范大学在职研究生应用心理硕士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沈阳师范大学应用心理硕士主要培养从事应用心理方面的高级实践型人才。具体要求如下:1.热爱祖国,有社会责任感、事业心、进取精神和关怀意识。2.以职业化为导向,通晓本学科的基本理论,掌握本专业的主要研究方法和心理应用技术,具有较深厚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文化修养,有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和追求;

免费获得专属《择校方案》及项目价格
多一份参考,多一份选择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