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

MBA、DBA、EMBA

新加坡国立大学 | 疫情下的新机遇:混合学习+国际合作助力优质教育

SHARE-NUS研讨会

▲SHARE-NUS研讨会揭示了灵活性、专注数字化学习以及对大学适应能力的要求,将如何挑战全球现有教条和方法。

自2019年疫情暴发以来,已经整整过去一年半了。对于有些人来说,生活仍处于不稳定状态,为了遏制病毒进一步传播,仍需要遵守限制出行的措施。然而,在SHARE-NUS研讨会上,教育工作者们表示:事实证明,即使在不断变化的局势下,教育也能具备很强的适应能力。

本次会议于11月22日至23日举行,出席者包括来自亚洲和欧洲的教育领导者们,他们围绕“后疫情时代下的挑战,如何确保教育质量”的会议主题,分享了各自的见解。东盟地区高等教育支持计划是欧盟与东盟合作的旗舰高等教育计划。

讨论内容包括:数字和实体接触点对于教育的成功至关重要;获得全球体验也将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Tan Eng Chye)教授在开幕致辞中说:“教育将融合技术和面对面互动。为了提升学习效果,我们预计在实习、工作和课程项目方面增加互补性。”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教授

▲新加坡国立大学校长陈永财教授就混合学习、教育科技、校际合作以及跨学科学习等议题发表演讲。

将技术作为教学新常态的关键推动因素,再加上强有力的国际合作,以确保大学能在提供优质教育的同时,驾驭未来的复杂环境。

疫情下的挑战

自疫情暴发以来,学校为了在不影响教学的情况下保证学生的安全,一直以安全距离措施为主要应对策略,但数千名参加交换项目的学生不得不先行返回国,这导致他们错过了宝贵的跨文化体验。

新加坡国立大学还实施了体温检测,在上课前检查学生的健康状态,并记录在仪表板上。

最困难的挑战之一是提供一个安全可靠的评估模式。可容纳数百人的考场被限制使用,新加坡国立大学不得不将考试移到线上,并重新调整监考方式。

“过去,我们的评估系统一直基于传统模式,但现在我们正在转向虚拟监考。我认为大学的确有强大的能力来根据每个系统的不断变化,重新调整并保证自身的教育质量,”陈永财教授解释道。

融入技术的混合教育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新加坡国立大学利用技术手段与Zoom和微软等公司合作,重新思考一种既能给学生带来挑战,又能阻止作弊的评估方式。

例如,这种评估方式要求在线模拟考试对视频平台进行压力测试,并创建信息图表来引导学生的考试过程。在实际考试过程中,老师会对学生进行虚拟监控,以防止他们作弊。

新加坡国立大学副教务长(教学创新与素质)林俊贤(Erle Lim)副教授表示:“世界上任何地方的线上评估都做得并不好,但说到底,一个专业学校里的学生必须得达到一定标准,所以你不能说‘我们不要考试。”

林俊贤教授

▲林俊贤教授提到疫情带来的发展机遇,比如技术使用率达到前所未有的提升。

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技术创新不只限于考试。为了让教职员工和学生更好地获取和分享书籍、视频等学习材料,该大学在两年前就创造了资源渠道geNiUSworld。想要录制课程内容的老师可以在学校专门的工作室里录制,然后对其进行剪辑和配字幕。

但这些数字化进步不会取代人与人在现实生活中的交流;事实上,该校采用了一种混合模式,将面对面和在线教学结合起来。

“在我们看来,完全虚拟的教学仍不能让人满意,但我们也不会回到传统的讲台教学模式。从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有必要让教授和学生适应这种新型的教学和学习方式,”陈永财教授表示。

另外,新加坡国立大学还为那些无法使用这种新型学习方式的学生,准备了替代场所或提供了必要的设备。

林俊贤教授补充道:“我觉得与其说这场疫情是一场生存危机,不如说这是一个进步的机会。人们正在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拥抱技术。”

国际合作强强联手

除了内部转型,新加坡国立大学目前正在寻求通过重启海外交流项目、重申伙伴关系,来促进更广泛的国际合作。

Iworna Piorko

▲Iworna Piorko强调了高等教育中国际交流项目和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欧盟驻新加坡大使Iworna Piorko表示:“一个学生能有机会在另一个国家生活和学习,沉浸在另一种文化中,这种无与伦比的体验将对他的生活、职业和未来产生深刻影响。”

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副教务长(本科生教育)陈清贤(Bernard Tan)教授指出,由于世界各地的疫苗接种率都在增长,新加坡国立大学做了一个鼓舞人心的决定:从明年1月起,向海外派遣1000多名学生。

陈清贤教授分

▲陈清贤教授分享了新加坡国立大学重振国际交流项目、促进欧盟和东盟大学间合作的计划。

新加坡国立大学拥有一个由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外国学生和教职员工组成的生态系统,以及一个蓬勃发展的全球社区,为欧盟和东盟大学之间的更多合作铺平了道路。

对此,新加坡国立大学教学与学习发展中心高级顾问、杨潞龄医学院医学教育主任Dujeepa Samarasekera医生称:“这非常令人兴奋,不同的大学展开联合教学,将进一步拓展我们的视野。”

Samarasekera医生

▲Samarasekera医生谈到了大学间合作的巨大潜力。


图文/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官方微信

热门文章

重磅 | 国大商学院五位教授为您解读2020商业环境

不知不觉,我们迈入了21世纪第三个十年。在技术推动的工业4.0浪潮之下,越来越多新名词、新事物、新场景正在改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有些还来不及思考,就得接受和适应。世界本就是这样,有时让人疲于应对,但有时也充满惊喜。新的一年,哪些重要的领域会出现值得关注的变化?哪些变化会直接影响你的企业发展、你的投资

读中文EMBA在职研究生,了解新加坡国立大学招生动态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加坡的第一所高等学府,院校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卓越,建校以来为亚洲以及世界各国培养了数万名优秀人才。目前院校已开设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有意进修EMBA专业的学员,可了解新加坡国立大学招生动态。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课程班采取中外合办方式招生,希望提升管理水平、开拓国际化视野的企

2020年中外合办报考名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火热招生

2020年已经到来,各高校开设的在职研究生课程班也开始招生了。很多想学习国外院校先进专业知识的人员,也纷纷通过中外合办的方式报考,其中报考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人员也不计其数。那么本院校2020年招生信息是什么?据悉,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加坡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在选择意向院校报考时,招生信息也是必须了解的。以

NUS EMBA爱心接力 薪火相传 ——互守望,因枝叶关情;祈安康,愿共克时艰

2020年正月二十四,往年的此时,正是企业年后复工、力抢开门红的繁忙时刻。而如今,这场新型冠状病毒的阻击战依然任重道远。截止目前,中国确诊病例70635例,疑似病例10853例。▲图片来自网络“医疗挤兑”引发物资紧缺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这里常

重要通知 | 2020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视频面试时间安排

2020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视频面试时间安排面试形式:视频面试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具备国际化视野、拥有跨文化领导力将是决胜未来的关键;这是一个亚洲崛起的时代,这里蕴藏着无限商机,同时也充满无限挑战;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唯有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才能摆脱传统惯性思维和陈旧模式的束缚。视野

3月5日 师说新语 · EMBA网络公开课|博弈论的智慧(一):运筹帷幄的策略性思维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为本已举步维艰的中国及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因素。企业家及管理者如何在残酷的竞争中突围与重生?如何在多变的环境中谋求共赢与发展?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项目重磅推出全新的网络公开课系列;师说新语,精心打造国际高等学府特色“直播IP”。让我们共同开启亚洲

报名进入倒计时 | 新加坡国立大学2020级中文EMBA期待您的加入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具备国际化视野、拥有跨文化领导力将是决胜未来的关键;这是一个亚洲崛起的时代,这里蕴藏着无限商机,同时也充满无限挑战;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唯有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才能摆脱传统惯性思维和陈旧模式的束缚。视野决定高度,格局决定未来。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助您从“新“出发

与疫情赛跑 | 新国大校友孙修顺赢联盟包机运送抗疫医用物资驰援几内亚!

 2020年4月18日凌晨05:18,伴随着引擎强劲清脆的轰鸣声,赢联盟包租的货机从广州天河机场起飞,满载着无偿捐赠给几内亚的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急需医疗物资驶向非洲。这些物资包括数以万计的试剂盒、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医用手套,还有药品和高科技核酸检测仪器,是赢联盟紧急捐赠给几内亚的部分物资;加上

新国大医检人梁耀铭:疫情大考下的家国担当

疫情面前,他扛起了医检人的担当。他始终坚信,第三方医检的专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远不止于此,还能够在深化医改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排队等待核酸检测、病床供不应求,欧美多国多地正在经历的医疗资源挤兑场景,一再提醒人们新冠肺炎疫情的残酷。全中国驰援武汉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作为新冠肺炎最主要的检测方

新国大“新语新知”线上分享会首期亮点|2020年医疗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人们在呼唤检疫、诊疗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希望唤醒民众的卫生安全意识与健康意识的变化。传统的医疗体系亟待补缺与升级,而健康管理也将从疾病诊疗转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模式。后疫情时代的大健康产业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在长期必将展现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4月16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

免费获得专属《择校方案》及项目价格
多一份参考,多一份选择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