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

MBA、DBA、EMBA

新国大“新语新知”线上分享会首期亮点|2020年医疗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人们在呼唤检疫、诊疗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希望唤醒民众的卫生安全意识与健康意识的变化。传统的医疗体系亟待补缺与升级,而健康管理也将从疾病诊疗转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模式。后疫情时代的大健康产业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在长期必将展现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4月16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新语新知”在线分享系列活动正式启动,邀请EMBA的同学、校友与老师共同探讨行业热点与研究前沿。

首期分享会的6位嘉宾分别为研值医疗投资和嘉懿世家家族办公室创始人兼CEO杨海鼎、华盛一泓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玫、重庆大白医院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兼总经理唐浚洲、味全食品公司执行董事魏志明、Avida Health CEO蒋锋锋与亚宝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任伟。他们分别从医疗产业投资者、医院管理者、医药企业经营等不同视角,全方位地展望疫情后大健康产业的未来。

新国大“新语新知”线上分享会

杨海鼎:

新冠病毒爆发,席卷全球。此次疫情与2003年非典相比,传染性更强,影响面更广。从近期公布的数据来看,中国的全年GDP增长预测在正负 1.2%之间,即便如此,在全球范围内仍属较高增长水平。

从股市的表现来看,疫情对中美股市均产生剧烈影响,但A股的医疗板块相较美股更抗跌,波动相对较小。

他认为,医疗健康行业是抗周期行业,在任何情况下,均保持相对平稳的增长态势。从宏观来看,大健康产业具有长期投资价值,远程医疗、专业健康保险、分级诊疗在疫情下呈现出较为明显的投资机会。

陈玫:

谈及新冠疫情未来五年的投资机遇,陈玫表示,新冠病毒预防、诊断、治疗、愈后慢病管理都会带来许多新的投资机会,但需要关注进入壁垒、市场需求空间和可持续性等相关因素。

比如,口罩、防护服、额温枪的技术门槛低,设备和原材料价格已经非常高,只有相关上市公司在二级市场有短线交易机会。新冠病毒治疗领域的药物研发周期长、难度大,需要深厚的研发能力和技术积累,需要选择科研实力雄厚的公司,而医疗检测领域可重点关注设备小型化,如可移动手持CT,以及家庭化的检测治疗设备,如血氧仪、呼吸机、家用透析设备。

从医疗健康行业来看,在新冠疫情推动下,卫生服务方面的投入将会加大,也将加速传统行业并购整合,推动互联网远程诊疗、电子病历、数字检测、图像检测数据库云服务等新兴领域发展。

与此同时,生物技术、创新药物等领域仍将快速发展。针对如何防范未来的风险防控措施,她认为,新冠疫情严重影响全球经济,甚至导致产业链内迁等经济格局。这个阶段投资需要深度行业调研,做好风险防范,建立逆向思维、底线思维与创新思维的投资思维模式。

唐浚洲:

唐浚洲从病毒解剖学的角度,探讨疫情对医疗产业方面的影响,他首先回顾了人类历史大规模传染病的死亡情况。他指出,COVID-19的死亡人数目前排名第17位。排名第1的黑死病造成2亿人死亡,天花造成5600多万人死亡。

但随着全球化的程度越来越高,此次新冠疫情的覆盖面更广,造成全球范围的影响更大。那么,疫情的发展对医疗服务产业有什么影响呢?

他认为,以患者为中心的基因筛查、咨询服务、大数据等智慧医疗服务会越来越多的受到大家的关注。同时,国家会出台一系列政策,强化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建立“预防为主”的全民健康理念,进一步完善医保基金和商业保险以及管理体系。除此之外,IT与云数据平台等新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都将推动智慧医疗服务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魏志明:

魏志明从食品健康行业来看未来五年的发展机遇。以零售渠道来看,他认为,短期实体受冲击,但以生鲜产品为优势的O2O平台,其业务带来爆发性增长。

疫情之后, “宅经济”催生的线上购物习惯将得以固化与延续,传统零售和品牌商必须加速发展线上业务,带来线上线下业务的加速整合。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百姓会更加注重健康,更加关注生活本质,大健康概念成为食品企业产品开发方向。“免疫力”也将成为行业的焦点,追求提升免疫力的产品会直接受益。

蒋锋锋:

随着此次疫情的发展,消费者的健康意识得到空前提升。个人健康消费、商业保险、健康产业投入会成为主力军。个性化、定制化的营养解决方案会迎来需求增长。

互联网医疗下,资本的注入与参与会形成新的利益格局。运用大数据发挥客户黏性产生新的流量入口,打造全新的生态产业平台。与此同时,社会结构性老龄化带动保健品、康养等产业的发展,围绕慢病管理产业下的服务模式也将带来新的机遇。

任伟:

从中国整体来看,他认为医药行业属于防御性行业。但在疫情期间,并非所有医药企业都表现出色。第一季度,制药行业总亏损在20%到40%,业绩下滑在50%,整体来看,疫情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但不乏优秀表现的企业,像迈瑞、以岭等收益翻倍。

他认为,从结构性的角度而言,疫情期间企业的策略倾向于防守,将资源更多地集中于核心产品与项目,而在非核心项目的阵地上收缩战线,因此市场集中度可能提高,这也对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机会,压舱于头部企业不仅可以享受较低的估值,同时可以通过其核心产品提升的市场份额来获利。

图文/新加坡国立大学EMBA官方微信

热门文章

重磅 | 国大商学院五位教授为您解读2020商业环境

不知不觉,我们迈入了21世纪第三个十年。在技术推动的工业4.0浪潮之下,越来越多新名词、新事物、新场景正在改写人们的工作与生活,有些还来不及思考,就得接受和适应。世界本就是这样,有时让人疲于应对,但有时也充满惊喜。新的一年,哪些重要的领域会出现值得关注的变化?哪些变化会直接影响你的企业发展、你的投资

读中文EMBA在职研究生,了解新加坡国立大学招生动态

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加坡的第一所高等学府,院校师资力量雄厚、科研实力卓越,建校以来为亚洲以及世界各国培养了数万名优秀人才。目前院校已开设在职研究生课程班,有意进修EMBA专业的学员,可了解新加坡国立大学招生动态。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课程班采取中外合办方式招生,希望提升管理水平、开拓国际化视野的企

2020年中外合办报考名校,新加坡国立大学火热招生

2020年已经到来,各高校开设的在职研究生课程班也开始招生了。很多想学习国外院校先进专业知识的人员,也纷纷通过中外合办的方式报考,其中报考新加坡国立大学的人员也不计其数。那么本院校2020年招生信息是什么?据悉,新加坡国立大学是新加坡的第一所高等学府,在选择意向院校报考时,招生信息也是必须了解的。以

NUS EMBA爱心接力 薪火相传 ——互守望,因枝叶关情;祈安康,愿共克时艰

2020年正月二十四,往年的此时,正是企业年后复工、力抢开门红的繁忙时刻。而如今,这场新型冠状病毒的阻击战依然任重道远。截止目前,中国确诊病例70635例,疑似病例10853例。▲图片来自网络“医疗挤兑”引发物资紧缺武汉,素有“九省通衢”之称,是中国内陆最大的水陆空交通枢纽和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这里常

重要通知 | 2020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视频面试时间安排

2020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视频面试时间安排面试形式:视频面试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具备国际化视野、拥有跨文化领导力将是决胜未来的关键;这是一个亚洲崛起的时代,这里蕴藏着无限商机,同时也充满无限挑战;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唯有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才能摆脱传统惯性思维和陈旧模式的束缚。视野

3月5日 师说新语 · EMBA网络公开课|博弈论的智慧(一):运筹帷幄的策略性思维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肺炎,为本已举步维艰的中国及全球经济增长带来更多不确定性因素。企业家及管理者如何在残酷的竞争中突围与重生?如何在多变的环境中谋求共赢与发展?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项目重磅推出全新的网络公开课系列;师说新语,精心打造国际高等学府特色“直播IP”。让我们共同开启亚洲

报名进入倒计时 | 新加坡国立大学2020级中文EMBA期待您的加入

这是一个全球化的时代,具备国际化视野、拥有跨文化领导力将是决胜未来的关键;这是一个亚洲崛起的时代,这里蕴藏着无限商机,同时也充满无限挑战;这是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唯有终身学习,不断更新观念,才能摆脱传统惯性思维和陈旧模式的束缚。视野决定高度,格局决定未来。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BA,助您从“新“出发

与疫情赛跑 | 新国大校友孙修顺赢联盟包机运送抗疫医用物资驰援几内亚!

 2020年4月18日凌晨05:18,伴随着引擎强劲清脆的轰鸣声,赢联盟包租的货机从广州天河机场起飞,满载着无偿捐赠给几内亚的抗击新冠病毒疫情急需医疗物资驶向非洲。这些物资包括数以万计的试剂盒、医用口罩、防护服、护目镜、医用手套,还有药品和高科技核酸检测仪器,是赢联盟紧急捐赠给几内亚的部分物资;加上

新国大医检人梁耀铭:疫情大考下的家国担当

疫情面前,他扛起了医检人的担当。他始终坚信,第三方医检的专业价值和社会价值远不止于此,还能够在深化医改和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排队等待核酸检测、病床供不应求,欧美多国多地正在经历的医疗资源挤兑场景,一再提醒人们新冠肺炎疫情的残酷。全中国驰援武汉的场景仍历历在目,作为新冠肺炎最主要的检测方

新国大“新语新知”线上分享会首期亮点|2020年医疗行业的挑战与机遇

新型冠状病毒肆虐全球。人们在呼唤检疫、诊疗技术创新的同时,更希望唤醒民众的卫生安全意识与健康意识的变化。传统的医疗体系亟待补缺与升级,而健康管理也将从疾病诊疗转向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务模式。后疫情时代的大健康产业孕育着巨大的投资机会,在长期必将展现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4月16日,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EM

免费获得专属《择校方案》及项目价格
多一份参考,多一份选择
x